欢迎来到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官方网站
我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展示动态

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

2020-08-13

        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8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汪斌、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梁仁枝到会,介绍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词

NEWS

       8月11日上午,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安徽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汪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梁仁枝出席发布会,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会议。会上,汪斌、梁仁枝分别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并就本届茶博会亮点内容、疫情防控措施及我省茶产业发展现状等进行了介绍


      本届茶博会由安徽省供销社、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商务厅以及合肥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安徽特色、国际视野”的原则,以“中国徽茶 迎客天下”为主题,将于8月28日—31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茶博会展览面积共计5.3万平方米。展会设三大展馆,十二大展区,主要包括供销合作、安徽名茶、全国名茶、境外名茶、茶机械、茶衍生品等展区,涵盖绿茶、红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全国茶学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实验室也将在本届茶博会首次亮相。

       本届茶博会引入了线上办展模式,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并组织开展中国绿茶发展高峰论坛、六大茶叶主产市专场推介、徽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名优品牌推介、多项合作签约仪式、“三大茶事”比赛颁奖、茶文化表演等活动。参与企业大幅增加,有1000余家茶产业相关企业参展,较上届增长317%。客商参与热度高,届时将有省内外1200余家采购商和广大爱茶之人前来现场参观采购。

      为充分展示全国各地优质茶产品,增强全国各产茶省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国茶企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组委会特地邀请诸多兄弟省份参加,力求把本届茶博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发挥安徽茶产业在茶经济与茶文化茶经济领域的推动作用。

答记者问



新华网记者




汪主任,您好!我是新华网记者。从刚才的通报中,我们了解到今年茶博会内容非常丰富,请问本届茶博会还有哪些亮点?谢谢。

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汪斌



为切实体现茶博会的平台作用,促进安徽茶产业的发展,增强行业内的交流合作,组委会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值得关注的亮点很多,除了之前介绍的,还包括有:
一是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组委会邀请到安农大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入驻茶博会展出,这个实验室是全国唯一的茶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重点实验室在博览会上的展览展示,将茶产业最新最优的科学技术方向和成果充分体现,从而为促进安徽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让各地的茶人和来参与茶博会的市民朋友拓展眼界、增长见识。
二是特邀重量级嘉宾现场指导。中国绿茶发展高峰论坛是本届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全国仅有两位茶学方面的院士,我们将其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邀请到会,举办主旨报告宣讲,为茶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一流的现场指导。
三是倾心助力脱贫攻坚。在本届博览会上,茶博会组委会联合安徽省扶贫办,在供销合作展厅内,设立专门的扶贫板块,邀请了30多家企业免费入驻参展,将有力助推贫困地区茶叶产品销售。
四是示范影响作用较大。茶博会是我省今年举办的第一场规模较大的展览会活动,对展览业疫情后行业积极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茶博会的举办,有利于促进茶企的产品销售,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总之,本届茶博会亮点有很多,诚挚邀请各位在8月28-31日到茶博会现场,通过你们,让社会各界共享茶博会的精彩。


安徽卫视记者





梁厅长,您好!我是安徽卫视记者。请问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主要特点有哪些?谢谢。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梁仁枝



茶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落实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全省茶产业总体态势稳中向好。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2019年,我省茶叶达304.2万亩【全国第七位】,干毛茶产量13.7万吨【全国第八位】,干毛茶产值145.54亿元【全国第八位】,综合产值471.44亿元。全省茶叶出口量6万吨,出口额2.48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列全国第二位、第三位。
我省茶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带动脱贫成效明显。我省充分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强化利益联结,带动贫困茶农抱团发展、受益增收。全省山区贫困村共有茶叶91.2万亩,每亩茶园年收益约6000元,茶叶已成为贫困山区特色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二是关键技术普遍应用。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茶产业绿色增效模式攻关、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及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等项目,普及推广了一批茶叶绿色生产关键技术。2019年,全省共改造低产茶园24.89万亩,新建良种茶园10.63万亩,茶叶“三品”认证面积246.75万亩;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区化肥用量减少17.35%,茶叶绿色防控面积达160万亩。
三是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我省已有茶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58家;国家级示范社31家,省级示范社77家。全省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达20家。我省15家企业入选“2019中国茶业百强企业”,其中3家企业进入前20名【位居全国第三】;11个县(市、区)入选“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位居全国第四】。
四是品牌影响逐步扩大。我省“六安瓜片”、“黄山毛峰”顺利入选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祁门红茶”入选优秀区域公用品牌。除“四大名茶”外,作为我省地方“特色品牌”的“岳西翠兰”、“霍山黄芽”“泾县兰香”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也逐年攀升。目前,全省已有县级以上茶叶区域公用品牌50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省级著名商标167个。
五是产业融合更趋紧密。我省积极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茶园认领等互动式茶产业新业态。创新推动“特色产业+金融+科技”发展试点项目,打造集金融、科技于一体的茶产业发展新模式。


安徽经济报记者




梁厅长,您好!我是安徽经济报记者。请问我省茶产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推动茶产业振兴?谢谢。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梁仁枝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平利县茶园时强调,“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为整个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安徽的情况来说,就是要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助推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载体,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为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将我省茶产业打造成具有安徽烙印的“富农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面对当前新肺炎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因素,我省将继续秉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理念,一是持续优化生产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引导茶产业从面积增向质量优转变,从产量增向效益高转变;二是加大经营主体培育,特别是要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徽茶知名品牌;三是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两线销售”,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制约我省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拟订了茶叶全产业链的支持政策,已上报省政府审定,待通过后印发,着力推动茶产业稳产提质、延链增值、强企创牌及融合发展,助力徽茶产业振兴。


香港商报记者




汪主任,您好!我是香港商报记者。本次茶博会是疫情之后在合肥举办的首次大型展会活动,请问组委会在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确保茶博会顺利举办、茶企安心参会、市民放心逛会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汪斌



上一篇:【徽茶观察】皖山皖水出好茶 徽茶振兴正当时
下一篇:30余家媒体平台竞相报道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Top